今年以來,花木企業生產經營呈現“兩降一難”態勢。一是花木銷售增速下降。今年1—9月,全區花木銷售16.4億元,同比增長3%,但增速下降3.1個百分點;二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今年1—9月,我區6家市級花木龍頭企業有5家盈利、1家虧損,總資產599082萬元;盈利1508萬元,同比下降45%;上繳稅金844.77萬元,同比增加8.5%;三是企業信心景氣指數提振難。根據溫江花木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三季度,全區花木產業企業家信心指數為98.0點,較二季度下降4.0點;企業景氣指數為96.9點,較二季度92.8點上升4.1點,整體來看今年二三季度指數趨于低迷,難以提振。
一是降成本。鼓勵金融機構大力推廣訂單、商業承兌匯票、政府采購合同等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產品,提高企業應收款周轉率。鼓勵區內兩家擔保公司將農村土地經營權、經濟林木(果)權等納入反擔保范圍,兌現鄉村振興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扶持政策,對花木企業年度新增流動資金貸款給予同期基準利率50%的貼息。鼓勵企業機械化生產,支持園林機械運用。
二是拓市場。支持區花協設計分會與省內風景園林設計資質甲級企業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建立區內園林設計專家庫,擴大政府工程用溫江苗?;忌緇嵬蹲世嘞钅渴褂夢陸縋?。單個項目使用溫江苗木達到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給予項目業主1%的獎勵。打造“花想江安”家庭園藝展銷示范帶,實現溫江花木進家庭,建立溫江區優質花木供應重點企業庫,形成供需信息共享機制。與成渝經濟區、雄安新區、貴安新區、西咸新區、武漢光谷新區、南京紫東新區等國家戰略投資區域有效對接,與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園林龍頭企業對接,以花卉協會、產銷聯盟為平臺,按市場規則進行定向種植,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對通過陸運、海運花木出口的企業實施運費補貼。
三是增效益。推動花木園區變景區,結合川西林盤修復,打造盆景文化場景區,在北林綠道環線布點建設總面積3000畝的林下經濟生產示范基地,適度發展林下經濟,提高土地綜合效益。
四是育主體。實施“十百千”計劃(重點引進和培育10家骨干龍頭企業,培育100家重點企業、專合組織及家庭農場,1000個園藝苗圃、種植大戶和職業經理人)。建設溫江花木產業聯合體。依托都市農業產研院等平臺,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聯結成一體化的農業產業綜合體,實現1+1+1>3的效應。鼓勵擴大盆栽花卉綠植、微型盆景、國蘭等家庭消費產品量,支持庭院綠化、屋頂綠化、陽臺綠化、室內植物等花木品種。鼓勵企業將優勢苗木產品轉化為家庭園藝用產品。